溶血性黄疸是怎么回事

        溶血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的一种,主要原因是妈妈与胎儿的血型不合,且造成的黄疸较重。溶血性黄疸也是有轻重之分的,多久能好也是因人而异,下面介绍一下溶血性黄疸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    溶血性黄疸多久能好

        溶血性黄疸大部分半个月就可以消失,但是具体时间还是因人而异,有的退的快一些,有的时间长的则要两三个月。

        溶血宝宝的症状有轻有重,有的不需要治疗可以自愈。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,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,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,孩子病情都可以缓解。当溶血比较严重时,孩子会出现贫血,甚至“核黄疸”即胆红素脑病,这是最严重的后果,需要在医院确诊治疗。
        溶血症黄疸的症状

        1、新生儿常在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出现黄疸,迅速加重,黄疸出现越早,发展越快,病情越重。

        2、大多数病儿除黄疸、轻度贫血外无其他表现,严重者有吃奶减少、嗜睡。

        3、小儿还有肝、脾脏肿大。

        4、如果溶血较重,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340μmol/L以上,可能发生核黄疸。

        5、ABO溶血病儿多为轻度贫血,Rh溶血的小儿贫血严重,可导致心力衰竭。

        6、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、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、呈酱油色。

        7、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,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;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,红细胞脆性增加,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。

        如何治疗

        1、光疗

        将新生儿暴露于波长440nm的光线下,能使他的血清胆红素下降,防止核黄疸的发生,如核黄疸已经发生则可使其恢复快一些。经这种光线照射后,胆红素被光氧化变成无色物质,从尿和胆汁排出体外。

        2、输血

        血清间接胆红素如超过20mg/dl(342μmol/L),需采用换血输血。供血者须先作G6PD缺乏的过筛试验,必须没有G6PD缺乏方可供血,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。避免亲属供血,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。


郑重声明:请自行辨别网站内容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QQ(微信):58682869